欢迎登录冀域网,河北综合性门户网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冀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文化 >

关于趣味

时间:2022-04-15 16:43人气:来源: 原创作者: 魏清河
        我仍然相信一个人的趣味是与生俱来的。你当然可以用分类学的办法对一个艺术家做解剖式的分析,然后说后天的经历是决定因素。但问题是:经历亦是注定的。所以,三国周瑜慨叹:“既生瑜,何生亮!”岂是自身、旁人所能左右。天性,天意使然。
       古人说:“意、理、法、趣。”“趣”排在最后,但对文人来说是第一重要的。不能想象,吴敬梓如果没有他的尖酸刻薄,如何能写出《儒林外史》中那么多妙趣横生的人物。我看鲁迅和钱鈡书的作品,无论是学术或是创作,似乎都有他的影子。大概这都是一类趣味的人。范进、孔乙己、李梅亭……这种趣味应该是“辣”。孙犁和铁凝大概属一类,亮丽、清新,象春天的田野,只要读一读《荷花淀》和《哦,香雪》。
        趣味的奥妙在于真,所谓真趣是也,不能模仿,更不能冒充。所以,在大家看来,模仿别人没劲。
       艺术当中的趣味象一个如花少女,你刻意地追逐她,有时适得其反。若不经意时反而会款款而至。有经验的艺术家似乎都清楚这个问题。也正因如此,他们都强调艺术工作者要反复地在生活中磨炼自己的技巧,而不要太执著于风格(风格与趣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这是至理。
       我比较喜欢翻阅艺术家的手稿、速写或练习册,甚至超过对其正式作品的喜欢。这大概与我长期搞研究和教学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从这些非正式作品的手迹中能窥见一个艺术家其艺术发端成长的过程。这无疑对于年青的艺术家是有益的。在这些甚至有些潦草的手迹中,更有一种属于人的未加修饰雕琢的趣味在其中,虽然相隔几十年、几百年,仍会深深地打动后来者。
       无趣的作品就象无趣的人,但无趣的人有时却画出有趣味的画。
       魏清河画作









 
        作者简历
        魏清河,河北大城人,1965年出生。1984年考入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1988年毕业留校任教,1994-1995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助教班学习。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河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常任理事、教育部博硕论文评审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