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白手起家,抓住时机,开创了林业及特色农业的品牌;他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秉承从商的艰苦奋斗精神带领公司迈入创新发展的轨道;他身为党员、心系农民,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奋战在发展林业以及特色农业的第一线,为实现富裕一方百姓的誓言全力而行;他勤劳聪明、勇于担当,走出了一条绿色致富之路——他就是河北联农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雪堂。
冯雪堂,55岁,中共党员,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带领农民大众在林业以及特色种养殖业的道路上开创出新的辉煌。
2014年8月,冯雪堂成立了河北联农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便与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当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民营企业。
企业以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为契机,将苗木花卉种植当做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实施规模化扩张,为了让公司所在地的农民早日脱贫致富,他大力实施土地流转,建立了千亩绿化苗木基地,搞绿化树种植、发展栽菊花,建成林下养殖产业带,形成林业、养殖业、观光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格局,企业效益连年大幅度提升,为打造“中国苗木之乡”做出了贡献,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他始终遵循“以诚信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宗旨,始终坚持“一人富了不算富,让广大百姓一齐走上致富路”的信念,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将企业做大做强,他一手抓绿化工程,一手抓林下养殖,建设生态养殖园区。建成25个扶贫培训就业基地、20多个扶贫养殖基地,还让租地的贫困户入股,年底给予分红,在公司打工又能领到一份工资,可谓“一举三得”。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在“退林还耕”政策的背景下,冯雪堂说:“持续创新改革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出路,只有顺应历史的发展改革,才能适应历史的发展潮流。”他对企业进行了转型升级:以研发引进高科技农业种植项目为发展趋势,以发展新农业高科技种植项目为主题,横向发展。从商多年的他又看到了“商机”---栽种华夏神菊。

宇勇江(左三)到山东邹城考察华夏神菊种植项目
为了发展华夏神菊产业,去年7月,他向元固乡乡委书记宇勇江提议,一同前往山东邹城华夏神菊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考察得知,华夏神菊的种植不仅省工、省时,并且投资小,效益高、易管理,一亩地华夏神菊的纯利润能达到5000----6000元,而一亩地普通菊花的纯利润只能达到3000元左右,并且华夏神菊的销售市场供不应求。考察成熟之后,雷厉风行的他当下就和山东公司签订了协议并聘请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同时也签订了回收协议。
考察回来后,他第一期就流转了200余亩土地栽种华夏神菊,10月初,华夏神菊就长在了肥乡区元固乡的土地上,同时也给本地留守农民提供了150多个就业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农民来这工作,解决了当地2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收入的发展。他这一举措,也得到了肥乡区政府和元固乡政府领导的支持和关注,为乡村的振兴起到了现实性的意义和非凡的引导作用。

冯雪堂(左一)山东公司华夏神菊加工厂实地考察
今年春节过后,冯雪堂再次踏上了去往山东的旅程,这次他主要考察了华夏神菊的加工企业,这次实地考察,让他看到了华夏神菊的行业前景。作为企业负责人,同时也担任西河头堡村党支部副书记的他也有自己的长远规划:栽种华夏神菊要脚踏实地的走下去,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成立自己的华夏神菊加工企业,厂房、设备、技术都得是最顶尖的,他的栽种目标是6000亩,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三十年流金岁月,三十载风雨兼程,在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河北联农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在冯雪堂的掌舵之下,勇于奋斗、开拓创新,为林业及新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为农民的脱贫致富之路添砖加瓦。
谈及未来,冯雪堂也胸有成竹。他表示,公司计划把目前分散的园林绿化工程、新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观光旅游业等多个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成立集团,争取走出河北、走向全国。
冯雪堂用专注、求实、虑远的战略规划和踏实、稳健、创新的发展实践,带领河北联农园林工程有限公司阔步向前,在时代发展的历程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