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城镇张屯头村,有一个全体村民都交口称赞的干部,他心里时刻装着村民,把村民当亲人,把村民的困难当自己的困难,感同身受村民的冷暖。他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个高票当选的县人大代表,立足村情,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为广大村民谋福祉。他就是吕海诚。
岳城镇屯头村是由五个行政村纵横交错组成的连体村,张屯头村位于最里面,一直没有一条便捷地通向外界的公路,村民全是借道出行,极为不便。
2014年,吕海诚上任后,看着村民们出行困难的情况,决定要修一条“幸福桥”。他多方奔走协调,想方设法争取资金,修建“民有总干渠张屯头桥”;自掏腰包租铲车、钩机平街道,整修出村道路,方便了村民出行,圆了村民的出行梦。全村村民也认可了这个新来的书记,都说“海诚是个办实事的好书记”。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让群众知道,我这个村支书是实实在在干事。”吕海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他带领党员干部冲在前,干在先,自己驾驶铲车对村内破旧房屋、闲散荒地进行集中清理,与大家一起清扫街道,清理各类杂物、垃圾。在村子里,村民总能看到吕海诚扛着铁锹干活。
看到书记这么“拼”,张屯头的村民也积极响应,一起参加到美化家园的行动中,还积极发起捐款,连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通过微信红包发来捐款,其中一天内就筹集到捐款7550元。
为了加快张屯头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吕海诚决定带领大家在全村打造文化墙。村里资金紧张,吕海诚就自己垫资11万元,2020年在全村范围内打造了8000平米的文化墙。一面面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的精美“墙景”传播了文明新风。村里的老百姓非常喜欢,一些老人称赞不已,“这些画影响着村民的言行,现如今村里做好事、行善事的多了,村风、民风变得更好了。”
在张屯头村,吕海诚还有两个身份,那就是红白理事会会长和道德评议会会长。前些年,张屯头村有红白事互相比体面、比阔气的不良风气,在走访、听取群众的意见后,吕海诚向全体村民发放了移风易俗倡议书,做了详细规定,并经常入户给村民宣传。每逢村民办事,吕海诚都会到场,从烟酒价格到餐品设置都要细心查看,为的就是让群众节俭办事,少花钱、少浪费。如今,张屯头村家家户户认真执行村规民约,并互相监督,村风民风大有改观。
走进今天的张屯头村,映入眼中的是葱郁的绿植,脚下是平坦的水泥路面,村内环境越来越美,让人赏心悦目,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吕海诚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继续扎根农村、服务群众,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做实事上,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把张屯头村建设的越来越美,在基层的广阔天地贡献自己的力量。